中医外科主治历年真题+核心考点总结

发布时间:2025-01-15 来源:直达100
中医外科主治核心考点 中医外科主治考前必看考点 25中医外科主治知识点汇总 25中医外科主治高频考点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医外科主治历年真题考点总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更多考试内容、历年真题、考点资讯,请联系在线客服, 免费领取

1.下列哪项不是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特点()

A.局部症状突出

B.病情变化迅速

C.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

D.不易复发

答案:D

2.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,根脚收束,常见于()

A.正盛邪实之证

B.正虚邪恋之证

C.邪盛正衰之证

D.虚实夹杂之证

答案:A

3.治疗疖之脾胃虚弱证,宜选用()

A.四君子汤

B.六君子汤

C.参苓白术散

D.补中益气汤

答案:C

中医外科学考点总结

1.产生急性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BO血型不合

2.用于临床上的3种白蛋白制剂浓度分别是5%,20%,25%

3.手术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时,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手术野渗血,血压下降

4.对于创伤出血患者,术后1天经检查没有活动性出血,伤前身体健康,输注血小板的指征是血小板计数<50×10^9/L

5.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发热反

6.患者,男性,25岁。因溃疡病出血,血压下降,予输血400ml,7天后突发寒战高热,体温达41℃,4小时后大汗淋滴,热骤退,隔日定时发作。实验室检查:WBC4.2×10^9/L,诊断首先应考虑疟疾

7.对于贫血患者需要多次输血者,应选择浓缩红细胞

8.怀疑输血引起细菌污染反应时,最简单而快速的诊断方法是取供者余血直接涂片检查

9.感染/脓毒性休克的致病因素中,最主要的是肠道细菌、内毒素移位

10.抗休克时,临床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根据是休克的类型和阶段

11.休克时脉搏和血压的变化特点是早期脉搏加快,血压可正常,休克较严重时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,脉压变小

12.患者,男性,52岁。施行直肠癌根治术时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,持续低血压状态1小时。术后继续液体复苏,第2天患者病情平稳,血压110/60mmHg,CVP4cmH20。目前患者的CVP监测情况提示静脉回心血量不足

13.患者,男性,39岁。因劳累.饮食无规律解柏油样黑便2天,发生呕血6小时

急诊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3年。查体:体温37.0℃,呼吸20次/分,脉搏120次/分,血压80/60mmHg。神志尚清楚,表情淡漠,贫血貌,四肢发冷。表浅静脉萎陷,毛细血管充盈迟缓,尿量<20ml/h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,其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%--40%

14.引起休克的病因虽然不同,但各类休克的共同点都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

15.患者,女性,28岁,地震时被砖墙砸压致骨盆骨折,右下肢软组织广泛撕裂剥脱伤伴休克。救出后立即补液抗休克并紧急施行清创术。术后对患者的监测中,最能反映休克治疗效果的指标是尿量

16.患者,女性,38岁。左季肋部被汽车撞伤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2小时。查体:T36℃,P120次/分,R22次/分,BP9.3/6.7kPa(70/50mmHg)。意识尚清,面色苍白,四肢发凉。全腹有压痛、反跳痛、肌紧张,肠鸣音弱。B超检查:脾包膜连续性中断,局部回声模糊,脾周及腹腔内可见异常液性暗区。根据患者情况,最确切的诊断是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

17.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较,骶管阻滞麻醉的最显著特点是容易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

18.麻醉前病情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

19.为减少局麻药的吸收,常添加肾上腺素,适宜的浓度为1:20万

20.小儿硬膜外阻滞时,利多卡因宜用的浓度和剂量是0.7%--%.5%,8--10mg/kg

21.气管内一次吸痰时间应限制在20秒以内

22.硬膜外阻滞麻醉时,在初量作用将消失时,注入第二次量,其剂量应为初量的1/2--2/3

23.表面麻醉药物,最常用的是丁卡因

24.成人男性门齿(中切牙)至隆突的距离是28--32cm

25.利多卡因、布比卡因、罗哌卡因均属酰胺类局麻药

26.局部麻醉药的脂溶性与其麻醉效能有关,脂溶性愈高效能愈强,其中脂溶性最低的是普鲁卡因

27.吸入麻醉药血中的浓度与脑组织浓度要达到平衡,需要3个时间常数

28.当平均动脉压(MAP)降至60mmHg时,肾小球滤过率(GFR)下降50%

29.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,需紧急处理的电解质紊乱为高钾血症

30.患者,女性,46岁。车祸伤致肝破裂,施行肝叶不规则切除术后第3天。出现尿量<100ml/24h。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>25mmol/L,血肌酐>442μmol/L,血清钾>6.5mmol/L。临床诊断肝叶切除术后急性肾衰竭。目前,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透析治疗

31.患者,男性,34岁。临床诊断左侧脑胶质瘤,施行脑胶质瘤切除术后第2天,患者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感,随后突发呕新鲜血500ml。既往无溃疡病和肝炎病史。诊断首先要考虑应激性溃疡

32.MODS不易早期诊断的器官或系统是肝.胃肠.血液

33.ARDS的诊断标准中,氧合指数(PaO2/FiO2)应为≤200mmHg

34.诊断成人少尿或无尿,其24小时总尿量应少于400ml或100ml

35.患者,男性,33岁。车祸致连枷胸伴肺挫伤、血气胸。施行开胸肺修补及肋骨内固定术术后第2天神志淡漠,呼吸道分泌物较多,不能咳出。查体:P120次/分,R30次/分,BP110/70mmHg。双肺较多湿性啰音。血气分析示PaO260mmHg,SpO290%。此时,宜采取的处理措施是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

36.胃癌需要限期手术。

37.患者,男性,60岁。肠梗阻术后第7天。小便时,自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。检查切口中段有肠管和大网膜脱出,切口处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流出。根据患者

情况,处理宜立即用无菌败料包扎保护伤口,送手术室

38.患者,男性,40岁。因车祸致胸部外伤3小时入院。胸部CT及X线胸片检查诊断左侧连枷胸、肺挫伤。行开胸手术止血及肋骨内固定术。术后第1天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800ml,第2天观察3小时,每小时引流出血性液体200ml,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,血压80/60mmHg,脉搏120次/分。此时应立即采取做好术前准备,开胸止血

39.围手术期糖尿病性昏迷时,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低钾血症

40.术后并发症中,较常见的是肺不张

41.腹部实质性脏器手术的切口属于清洁伤口

42.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手术

43.手术后出现尿潴留,导出尿量超过500ml时就应该留置尿管

44.肝酶谱升高是全胃肠外营养的自身并发症

45.精氨酸在营养支持中的特殊作用是刺激生长激素的释放

46.评价营养不良的确诊指标是白蛋白

47.营养底物中,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

48.手术后的分解代谢期一般持续3--7天

49.伤口愈合延迟是全胃肠外营养补充不足所致的井发症

50.有利于维护胃肠功能的肠外营养制剂是谷氨酰胺

51.创伤时,机体代谢的变化特点是尿氮排出增加

52.长期输注静脉高价营养后,出现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

53.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水、电解质与营养液均从静脉输入

54.抗真菌药物应用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中检查肝肾功能